香港大学岳中琦博士做学术报告:讲述论文撰写经验和体会

  • 日期:2010-09-26
  • 2079

【新闻网讯 记者陈凤桂】香港大学土木工程系岳中琦博士受到地学院常务副经理魏东平教授的邀请,于45日下午2,在中科院研究生院作了题为“与地学相关的原始创新研究和高质量论文撰写的经验和体会”的学术报告。地球科学学院副经理章文波教授主持本次报告。

岳中琦,分别于19831986年获得北京大学学士和硕士学位,1992年获得加拿大首都Carleton大学土木工程博士学位。199912月至今在香港大学土木工程系任教。他编写了近百篇工作技术和研究报告,在国际、国内科学和工程杂志及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其中SCI论文80余篇。

岳中琦博士首先给大家讲述了什么是科技的原始创新。他指出,“将未知的东西变成已知的东西,将无变有”就是科学技术的原始创新。他提到,创新研究成果在现在或将来被全世界人知道和应用成为人类已知的知识和实践,这就是国际高质量论文。“写出高质量的论文是中国人民的人类责任,是中国人民和平崛起的具体表现。”

他给出了科技论文的定义“一篇论文解决、说明、解释或求出一个问题”。他认为看导师的论文是做研究的一个必经之路,读懂老师的论文,可以更好地理解老师的思路,易于深入地探讨问题,从而,相互间能进行更有效的沟通,可以站在老师几十年研究的基础上做出突破性成果。

他重点讲述了论文的撰写策划与布局。在分析了单篇论文的结构后,描述了常见的问的题与挑剔:本篇论文的一个问题是什么;这个问题的重要性是什么;他人对这个问题是怎样理解和认识的;作者自己的解决方法和途径;相关的观测数据有哪些,有哪些内在联系;什么是作者自己的解释、理论、猜想;作者自己的观点是否被原始观测数据所支撑;自己想法中有无漏洞或让人难以明白之处;自己的理论能否被他人检验,重复实现;自己的理解是否是现有知识或理论的延伸。

接下来,他就撰写容易看明、读懂论文的原因和方法,如何原始创新以及图示的重要性等内容,结合自己的研究实例,提出了看法。在讲到创新与撰写的关系时,他说“创新是在爬山途中探索的过程,撰写是登山后回看前瞻的过程”,同时指出“创新是做不完的,文章是写不完的”。激励同学们学会“瞎子摸象”,准确的表达目前的观测与认识。

最后,他引用毛主席 “诗言志”,说明科技文章是中国人民智慧的现代表达,是言现代中国人的志。

整个讲座历时三个小时,岳中琦博士的精彩讲述赢得了在场同学的阵阵掌声。同学们从他的经历中可以得到一定的启示,对今后撰写科技论文有了更多的信心和启发。

注:演讲的相关资料已上传至地学院的课件FTP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