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bevictor伟德地球科学学院夏季学期《盆地与能源研究系列进展》课程迎来了最后一次学术讲座。本次受邀的老师是来自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的刘少峰教授。由于是雨天,刘少峰教授不到1点便来到了教学楼607教室。刘教授平易近人,笑意盈盈。因为下午是1:30开始上课,为不耽误上课,“热腾腾”的咖啡成了刘教授的“利器”。咖啡香气袭人,充满了整个屋子。
如往常一般,琚宜文教授对刘少峰教授进行了一番介绍。据悉,刘少峰教授长期从事盆山的研究,多年来与美国学者进行了合作研究,特别是在盆地构造学等方面造诣显著。在琚宜文教授侃侃介绍中报告如期展开。虽然与会的同学不是很多,但是掌声热烈,刘教授在同学们的“欢呼雀跃”声中带来了精彩绝伦的“盆山关系“。
刘教授循循善诱、谆谆教导,本次讲座时间历时很长,讲座内容丰富、图文并茂,尤其是关注了许多国外盆地研究的新进展,在场的同学都感受不少。在研究盆山关系上,刘教授表示“单纯地研究造山带,或研究盆地不能获得对山脉或盆地的完整认识”,必须逐步提出盆山关系研究的新思路,即通常所说的盆山耦合关系。对与盆山关系的研究,刘教授主要从盆地地层序列与多幕构造控制关系、盆地沉积物物源与山脉剥露过程关系、盆地沉降与山脉隆升关系、地表过程与构造作用关系、不同时期的盆山几何配置关系以及盆山系统演化动力学等6个方面展开。关于盆地沉积物物源与山脉剥露过程关系这一方面,刘教授特别介绍,盆地沉积物是连接盆地与造山带的“纽带”,盆地沉积物示踪是盆山关系研究的关键。通过盆地沉积物源分析,可有效地恢复蚀源区构造面貌、岩石组成、基底和盖层剥露过程、沉积物流向,示踪山盆系统间的物质交换过程。此外,其他方面也都一一进行了详细介绍。深受同学们的喜爱。
讲座于4:40结束。这时候黑板上早已经留住了刘教授写下的和画下的“盆山关系”。此次讲座内容颇多,同学们也表示收获不少。
卜红玲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