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6月5日上午地学院本部全体师生开赴红螺寺景区——从紧张的学术氛围中暂时解脱,读书之余,览山川之胜,对于研究大自然的地学人,更是一次难得的旅行。 红螺寺景区位于怀柔区城北5公里的红螺山南麓,始建于公元338年,是北方佛教的发祥地。奇妙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文化浸润,成就了红螺寺的完美殊胜、绝尘脱俗。红螺寺坐北朝南,依山而建,背倚红螺山,南照红螺湖,呈现一幅“碧波藏古刹”的优美画卷。 上午9点整,我们的大巴在景区附近停了下来。游览时间只有短短的两个小时,一下车大家纷纷涌向景区入口;山门外,高耸的牌楼与对面青龙山的水帘相映生辉,吊足了游人的胃口。踏入景区,扑面而来的是“红螺三绝景”之一的“御竹林”,茵茵挺拔的千杆翠竹将古寺掩映其中;依稀可见的香烟袅袅,平添了庙宇之内万卷藏书的神秘。御竹林东侧斜刺里是一条文化长廊,廊壁上留下的红螺山金秋景致,与檐下的佛经故事彩绘交相辉映,自然与人文的完美结合,更显出红螺寺的厚重典雅。文化长廊向前延伸,与御竹林齐头并进,长廊的尽头豁然开朗,呈现在眼前的是红螺池。池内一对仙女雕像脚踏红螺——相传玉皇大帝的两位公主下凡,化身为两只斗大的红螺生活在池内,暗中保护寺院及当地的百姓,受到百姓尊敬,红螺山和红螺寺即由此得名。红螺池周围,游人熙攘,争相与这美丽传说合影留念。池的两侧分出两条游览路线,一条直入红螺寺拜谒“净土佛国”;一条右转进入古松林寻觅“松海慈云”。 我们约好汇合的时间地点,兵分多路,消失在景区的各个方向。久居城中,看惯了高楼殿宇,我有意避开寺庙区,独自一人进入了古松林景区。沿着砖石铺就的林间小道,寻找着十二生肖雕塑的身影,沿途偶尔响起鸟鸣,抬头可见枝上人们为鸟儿搭建的小屋;地上猛然穿梭而过的蜥蜴,惊扰着游人的闲适。道旁不远处是另一处景观——饱经风霜的五百罗汉装束整齐,个个精神抖擞。穿越古松林,是一条横切的步道,它的骤然出现,切断了景区向前的自然延伸,将景区分为前后两半部分。如果说前半部分以参观游览为主题,后半部分则是健身娱乐的场所。从这条横道出发,有一条滑道和多条登山步道直通红螺寺景区制高点——海拔500米的天门;穿越天门,向远处延伸,直至海拔813米的红螺山顶。 登山的诱惑摆在眼前,在向下山的游客询问之后,我决定拾级而上,征服天门。苍翠的松柏簇拥着登山的步道;时缓时陡的步道,时而暴露在阳光下,时而又钻入树荫里,曲曲折折,咫尺之间便“闻声不见影”。微风过处,两侧草木频频向游人致意,似在欢迎,又似在鼓励着每个登山客。一路上有三五成群的年轻伙伴竞相追逐,有手执登山杖的长者稳步前行,亦有一家三口的相互扶持。难得的周末走出户外,又恰逢清风艳阳,困囚了一周的都市人卯足了劲儿地行走、观赏、呼吸。而于我们师生一行,除了身心的放松,又难得来到这深山古刹,聆听这高妙梵音,一览这草木葱郁,体味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感悟山与水蕴含的禅机! 山间点缀着赏叶观景的亭台,金秋到来的时候,这些地方该是游人们的必争之地吧!路上碰到下车便直奔山顶的同学,此刻他们已登顶回返,脸上挂着惬意与轻松。我怪自己贪恋山下景致,没能与他们同行;看看时间,担心自己能否完成他们一样的“壮举”。想着,走着,不觉路程过半。越靠近山顶,步道越陡,一时间我汗流浃背;久居樊笼的身体,似乎难以胜任这些许活动。时间紧迫,步道却越发陡了,我减少了拍照留影,只是喘息时回首眺望山下和远处的风景:山下的建筑都已淹没在茂密的树林之中,只有耳畔时时响起的钟声,提醒着寺庙的所在;缭绕的烟尘遮住了远处的都市,不能见一些颜色。钟声与烟尘更增添了山的肃穆与寺的庄严。 终于到达山顶,凉亭上坐满歇脚的游人,时间不多,我得找到山顶的天门留影以作“登临的证据”。徘徊良久才发现,在凉亭的更远处有一条山石砌就的简陋步道,行人不多,却像是通往天门的道路。看看时间尚足,我便继续向前,带着“不到天门不还”的劲头,接着上路。路虽不远,但却陡峭,约莫十分钟,在犹疑中我终于看到了传说中的天门——一扇懒散的半开着的门向我打开了又一洞天,门两旁的高墙加铁丝网分明告诉我这已是景区边界。天门之外是通向红螺山顶的便道,路况更加险峻,视野势必更加开阔,风景势必更加壮丽,然而今天只能如此了,我得急步下山了,不然会耽误行程! 带着无限惋惜和些许欣慰,我开始下山,这时才发现适才凉亭上的人大都以为自己到达的是天门,这使我为他们惋惜,同时又有一点点自豪,一点点庆幸。诚然,山高高,吓退了一些人的双腿;路弯弯,迷惑了一些人的双眼。一陡一缓的步道设计,给了登山者向上的动力,然而这种循环往复也麻痹了一些人的意志——都以为自己到达了“天门”!下山的路上不断有人向我打听山顶风光,这使我有点小小得意——觉得自己比凉亭上的人有更宽的眼界!循着钟声与梵音,我沿着观音路轻快而下,穿越寺庙区,匆匆打量了“红螺三绝景”中的另外两景——“紫藤寄松”与“雌雄银杏”,奔出红螺寺景区,刚好赶上回去的时间。 “登山不观景,观景不登山”,锻炼了身体却错过了不少景致。揣着登山观景呼吸新鲜空气的畅快,带着与美妙景观擦肩而过的遗憾,怀着无限遐想,我们踏上了返回驻地的行程……唐太宗李世民根据《中庸•哀公问政》中“柔远人则四方归之,怀诸侯则天下畏之”的寓意,对少数民族实行“怀柔政策”,始置怀柔县;红螺寺,曾经承载了这份“国泰民安,民族和谐,天下统一”的祈福。红螺寺,历来是云游僧人学习进修佛学知识的寺院。我们此行虽然短暂,然而在登山健身、游览观景的同时,也做了一回大自然的员工,着实受益匪浅! 地学院:皇甫海泉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