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学院特邀极地科学家讲述“地球两端”的故事

  • 日期:2010-11-02
  • 1439
藉国际极地年中国行动(2007-2008)完美落幕之际,10月20日下午两点,在礼堂二楼会议室,地球科学学院特邀国内外的数位知名极地科学家为广大同学做了题为《行走在地球两端——目击全球气候变化》的讲座,与同学们分享科学家们在南极和北极的故事。地学院魏东平经理主持讲座。 出席讲座的特邀嘉宾有来自达特茅斯学院(Dartmouth College)的工程学教授MARY ALBERT,来自NASA Goddard Space Flight Center的卫星专家BOB BINDSCHADLER,刚从北极阿拉斯加的库伯岛(Cooper Island)回来的鸟类专家GEORGE DIVOKY,来自中国气象局的张东启研究员,来自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的李承森研究员以及相关工作人员。 一段简要的两极介绍视频拉开了讲座的序幕,BOB BINDSCHADLER教授紧接着介绍国际极地年的相关情况以及极地基本知识。国际极地年已经举行四次,最近的一次是07年到08年的中国行动。通过众多的幻灯片和视频资料,BOB将科学家们得到的信息一一呈现。全球气候正在经历很大的变化,1941年阿拉斯加的缪尔冰川,一片白雪皑皑;而2004年拍摄的图片上,已经看不到白雪的痕迹。全球变暖的痕迹随处可见,现在我们的气候正在处于危机时期。 MARY ALBERT教授随后通过珍贵的视频资料展示了她领导的“美国—挪威科学横越东南极洲”活动小组的生活和工作画面。尽管极地的工作非常艰苦,大家都洋溢着诚心的微笑。一段视频展现了工作车提取冰芯的过程,MARY教授随后解说了冰芯上类似于“年轮”的冰层的意义。冰芯是极地研究重要的资料,通过对其的研究,科学家可以得到若干万年前地球的温度和空气成分资料。经过比对关联,可以看到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对于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影响非常明显。 接着张东启研究员介绍了国内的极地科学家所做的工作,为大家展示了北极黄河站、南极长城站和中山站的位置图片,并讲述了很多极地生活中很有意思的事情。随后GEORGE DIVOKY展示了对极区动物鸟类的研究,并特别讲述与北极熊打交道的经历。李承森研究员是植物学家,他在其后展示了对极地植物的研究成果,并以一名植物学家的角度讲述极地的美丽与变化。 最后BOB演示极区卫星示意图,展示了许多高空拍摄的大尺度照片和视频。这些资料清楚的显示极地冰川的变化。我们的气候正在经历特殊的变化,把地球的温度变化拉回正常的轨道,刻不容缓。同学们纷纷就感兴趣的地方提出问题,各位极地科学家耐心的回答讲解。 极地是一个如此特殊的区域,关系到世界人民的实际利益。虽然我们不知道有关气候剧变的所有事情,但目前的知识已经足够我们去行动。藉此讲座机会,地学院呼吁更多同学关注气候变化,关注地球未来。 地球科学学院 杨新杰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