抬头看看天——记香港大学李一良老师夏季学期课程之《宇宙中的生命》

  • 日期:2010-11-02
  • 2401
匆匆地一个星期的课程结束了,我完成了自己夏季学课程的助教任务。我在思考,这门课到底给我留下了什么…… 当我们还是孩子的时候,每当晴朗的夜晚,我们仰望无际的星空,幼小的心灵漫步于茫茫太空,总是幻想着在宇宙的某个角落有着我们的小伙伴……几千年来,中国人的天圆地方思想,西方的地心说一度让生活在我们这个蓝色星球上的生命认为自己就是这个宇宙的中心……自从波兰天文学家尼古拉斯·哥白尼将地球从宇宙的中心移到围绕太阳的轨道之后,时至今日,地球已经多次被置于无足轻重的位置。 地球之外的空间无穷无尽,地球之外还有没有生命?生命的产生和保持需要哪些条件?生命又是如何产生的?来自香港大学的李一良老师给我们带来了他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宇宙中的生命》,这个名字足以吸引一大批怀揣纯真梦想的听众。从学科的角度讲,李一良老师让我们认识了一门新兴的学科——天体生物学——从恒心内部生命基本元素的核合成,到银河系和行星系统内部可居住地带的寻找,再到人类对行星和卫星的探测;从第一个有机分子的合成到DNA的产生,再到生命演化和保持需要的条件;从细菌的生物矿化作用,到对极端环境生物生存条件的探测,再到生物对地球表面的改造……火星上有没有生命?泰坦(土卫六)和欧罗巴(木卫二)又是什么情况?太阳系之外能否找到适宜生存的星球?温度、宇宙射线、大气为生命的起源和保持准备好了吗?过去的一个星期里,我们在这些问题中似乎又回到了快乐的童真时代。这些以往见诸科幻影视作品的东西,如今真正的成为了一门科学。 天体生物学是一门新兴学科,大多数人都感到神秘莫测,更不了解这门学科存在的意义以及发展方向。然而正如李一良老师所说:我们的大地之神能够持续存在多久?我们的后代能否在宇宙中找到另一个生命的绿洲?天体生物学不能回答这些问题,但她将会给我们指出一条思考这些问题的道路。 天文学、生物学、地质学,多学科的发展正在给天体生物学注入强劲动力……这种动力的源泉也许就来自于我们孩提时不经意的一抬头。 附:李一良老师1999年中国科技大学博士毕业之后,在美国多个单位学习工作八年,目前在香港大学地球科学系和微生物系工作,主要从事天体生物学方面的研究。 地学院 皇甫海泉供稿
附件:李一良老师和员工在讨论问题.jpg